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山东银钢辉煌钢铁有限公司
销售部:徐经理
微信:15266887675
手机:15266887675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蒋官屯街道汇通物流园A区110-1
网址:http://www.123zhao.cn

镀锌卷的供需动态平衡的压力明显加大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镀锌卷的供需动态平衡的压力明显加大
时间:10-31浏览次数:108
在会上四个方面阐释了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
一是需求明显下降,行业自律重要性凸显。前三季度,粗钢表观消费下降6.2%。8月、9月,粗钢表观消费分别下降了13.5%、11.1%,连续两个月两位数的下降,供需动态平衡的压力明显加大,企业把握生产节奏难度加大,加强自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二是供需矛盾突出,效益下降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受供给强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钢材价格明显下降,企业利润承压。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势必影响企业研发、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投入,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成本高企吞噬行业正常利润空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均价同比下降 0.8%,钢材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下降 7.67%,钢价降幅明显大于矿价降幅。总体看,钢材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相较铁矿石易跌难涨,铁矿石价格则相对高位且易涨难跌。主要原料成本高企导致钢铁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今年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1.1%,国际四大矿山的销售利润率在25.5%-45.0%,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钢铁出口形势日趋严峻。我国钢材出口维持较高水平引发国际市场的关注,遭受贸易救济原审案件明显增加,目前已达23起,全年预计超过25起,超过前3年贸易救济原审案件的总和。我国对其出口钢铁数量小、市场占比低的加拿大无视世贸规则,拟对中国钢铁征收25%的附加税。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迹象明显,多种形式贸易壁垒加速构建,钢材出口面临的风险挑战正在累积。
展望后期,姜维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做了进一步分析。
从需求来看,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短期需求预测,预计中国钢铁需求 2024 年同比下降 3.0%,2025 年下降 1.0%。
“钢铁消费需求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但减中有增、增中有质。”姜维指出,不同品种需求将继续分化。其中,建筑用钢需求下降但有望边际改善,制造业成为支撑钢材需求的主要动力,尤其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光伏产业等加快发展将有力拉动相应品种钢材需求。钢铁需求结构重心正在逐步向制造业转移,制造业和建筑业钢材需求占比2023年分别为 48%和52%,预计今年将各占“半壁江山”,甚至制造业用钢需求占比可能进一步上升。
从供给来看,国家继续执行粗钢产量调控政策,为钢铁生产节奏放缓创造了条件。
“但需要关注的是,随着9月末钢材价格的快速回升,部分企业过于乐观,放量增产大干,加大生产力度,10月份以来钢铁产量和库存环比又明显上涨,导致钢材价格快速由升转降。”姜维指出,10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产粗钢环比增长1.7%,钢材库存环比上升3.2%,相对应的,钢材价格已连续两周下降。有研究显示,产量、库存与价格、效益明显负相关,产量和库存越高,价格和效益越低。
“当前,钢铁市场新的供需动态平衡基础尚未形成,市场稍有好转就冲动生产,只会加剧供需矛盾,最终打压价格、再次陷入‘越产越亏、越亏越产’的困境。”姜维强调,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仍有不少企业对市场研判保持清晰头脑,居安思危,作出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的正确判断。从数据看,钢铁企业仍存在进一步自律降库存的空间,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律,以实际有力行动共同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重点工作: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当前,钢铁企业对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发展阶段已经形成共识,对‘三高三低’运行态势的严峻性已有充分认识,对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必要性高度认同。”姜维表示,下阶段,钢铁行业将继续推进落实钢协六届八次理事(扩大)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努力实现“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全年工作目标。
一是加强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有关要求、营造良性竞争环境,8月份,钢协组织召开强化行业自律工作座谈会提出,企业要清醒认识当前形势与以往下行周期相比的特殊性和严峻性,理性面对钢铁发展阶段的调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要求,认真践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共同自律,努力维护市场稳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真正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二是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联合重组和产能治理是钢铁行业优化运行秩序、改善发展环境的两大基础性举措,二者相互补充完善,引导优胜劣汰,导向供需平衡。当前,联合重组、落后产能退出通道均需要政策支撑。一方面,8月份工信部已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堵上新增产能的入口;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建立已有产能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促进钢铁产量导向优势产能。同时,坚定不移推进联合重组,坚决防止重组过程中将大量无效产能甚至“僵尸产能”复活。这项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共同推进。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三是贯彻落实“鼓励高端、限制低端、打击非法”的出口原则。主要满足国内需求是中国钢铁始终坚持的基本定位,适当出口高端钢材是中国钢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开展高端钢铁产品出口退税非但不会造成出口大规模增长,还将有效抑制低端产品出口。钢铁企业对于争取高端钢材出口退税、加大力度打击非法出口、有选择有组织地应诉国际贸易摩擦等诉求强烈。
“协会正在积极沟通、努力协调,开展有关贸易救济调查应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前一阶段,国家整治出口秩序取得明显成效,行业出口秩序明显改善,但近期又有所抬头,不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同时,企业要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下,钢材出口‘量增价跌’情况不可持续,出口工作要切实坚持‘鼓励高端、限制低端、打击非法’的原则,尽早实现规范、有序、平稳出口的目标。”姜维提示道。
四是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绿色低碳发展。按照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公示。继续开展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三年行动,目前已有5家企业通过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评审验收并正式公示,还有一大批钢协会员企业通过这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带来的节能减碳量十分可观。“上周,‘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钢协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前天,第一批8个中国低碳排放钢产品也已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钢铁低碳转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绿色贸易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钢协正在组织制定配套的工作办法,后期将有序开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相关工作。”姜维介绍。
“中国仍是年消费在8亿吨以上的世界最大钢铁市场,钢铁行业总体资产状况仍维持较好水平,相信只要企业对当前面临的形势有理性的判断、现实的选择、积极的应对,切实做到加强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中国钢铁仍将展现出韧性强、后劲足的势头。”姜维最后表示。
一是需求明显下降,行业自律重要性凸显。前三季度,粗钢表观消费下降6.2%。8月、9月,粗钢表观消费分别下降了13.5%、11.1%,连续两个月两位数的下降,供需动态平衡的压力明显加大,企业把握生产节奏难度加大,加强自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二是供需矛盾突出,效益下降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受供给强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钢材价格明显下降,企业利润承压。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势必影响企业研发、产品升级和节能环保投入,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成本高企吞噬行业正常利润空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均价同比下降 0.8%,钢材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下降 7.67%,钢价降幅明显大于矿价降幅。总体看,钢材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相较铁矿石易跌难涨,铁矿石价格则相对高位且易涨难跌。主要原料成本高企导致钢铁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今年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1.1%,国际四大矿山的销售利润率在25.5%-45.0%,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四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钢铁出口形势日趋严峻。我国钢材出口维持较高水平引发国际市场的关注,遭受贸易救济原审案件明显增加,目前已达23起,全年预计超过25起,超过前3年贸易救济原审案件的总和。我国对其出口钢铁数量小、市场占比低的加拿大无视世贸规则,拟对中国钢铁征收25%的附加税。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迹象明显,多种形式贸易壁垒加速构建,钢材出口面临的风险挑战正在累积。
展望后期,姜维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做了进一步分析。
从需求来看,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短期需求预测,预计中国钢铁需求 2024 年同比下降 3.0%,2025 年下降 1.0%。
“钢铁消费需求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但减中有增、增中有质。”姜维指出,不同品种需求将继续分化。其中,建筑用钢需求下降但有望边际改善,制造业成为支撑钢材需求的主要动力,尤其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光伏产业等加快发展将有力拉动相应品种钢材需求。钢铁需求结构重心正在逐步向制造业转移,制造业和建筑业钢材需求占比2023年分别为 48%和52%,预计今年将各占“半壁江山”,甚至制造业用钢需求占比可能进一步上升。
从供给来看,国家继续执行粗钢产量调控政策,为钢铁生产节奏放缓创造了条件。
“但需要关注的是,随着9月末钢材价格的快速回升,部分企业过于乐观,放量增产大干,加大生产力度,10月份以来钢铁产量和库存环比又明显上涨,导致钢材价格快速由升转降。”姜维指出,10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产粗钢环比增长1.7%,钢材库存环比上升3.2%,相对应的,钢材价格已连续两周下降。有研究显示,产量、库存与价格、效益明显负相关,产量和库存越高,价格和效益越低。
“当前,钢铁市场新的供需动态平衡基础尚未形成,市场稍有好转就冲动生产,只会加剧供需矛盾,最终打压价格、再次陷入‘越产越亏、越亏越产’的困境。”姜维强调,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仍有不少企业对市场研判保持清晰头脑,居安思危,作出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的正确判断。从数据看,钢铁企业仍存在进一步自律降库存的空间,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律,以实际有力行动共同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重点工作: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当前,钢铁企业对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发展阶段已经形成共识,对‘三高三低’运行态势的严峻性已有充分认识,对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必要性高度认同。”姜维表示,下阶段,钢铁行业将继续推进落实钢协六届八次理事(扩大)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努力实现“稳运行、防风险、提质量、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全年工作目标。
一是加强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有关要求、营造良性竞争环境,8月份,钢协组织召开强化行业自律工作座谈会提出,企业要清醒认识当前形势与以往下行周期相比的特殊性和严峻性,理性面对钢铁发展阶段的调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要求,认真践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共同自律,努力维护市场稳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真正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二是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联合重组和产能治理是钢铁行业优化运行秩序、改善发展环境的两大基础性举措,二者相互补充完善,引导优胜劣汰,导向供需平衡。当前,联合重组、落后产能退出通道均需要政策支撑。一方面,8月份工信部已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堵上新增产能的入口;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建立已有产能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促进钢铁产量导向优势产能。同时,坚定不移推进联合重组,坚决防止重组过程中将大量无效产能甚至“僵尸产能”复活。这项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共同推进。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三是贯彻落实“鼓励高端、限制低端、打击非法”的出口原则。主要满足国内需求是中国钢铁始终坚持的基本定位,适当出口高端钢材是中国钢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开展高端钢铁产品出口退税非但不会造成出口大规模增长,还将有效抑制低端产品出口。钢铁企业对于争取高端钢材出口退税、加大力度打击非法出口、有选择有组织地应诉国际贸易摩擦等诉求强烈。
“协会正在积极沟通、努力协调,开展有关贸易救济调查应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前一阶段,国家整治出口秩序取得明显成效,行业出口秩序明显改善,但近期又有所抬头,不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同时,企业要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形势下,钢材出口‘量增价跌’情况不可持续,出口工作要切实坚持‘鼓励高端、限制低端、打击非法’的原则,尽早实现规范、有序、平稳出口的目标。”姜维提示道。
四是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绿色低碳发展。按照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公示。继续开展钢铁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三年行动,目前已有5家企业通过极致能效工程能效标杆评审验收并正式公示,还有一大批钢协会员企业通过这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带来的节能减碳量十分可观。“上周,‘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钢协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前天,第一批8个中国低碳排放钢产品也已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钢铁低碳转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绿色贸易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钢协正在组织制定配套的工作办法,后期将有序开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相关工作。”姜维介绍。
“中国仍是年消费在8亿吨以上的世界最大钢铁市场,钢铁行业总体资产状况仍维持较好水平,相信只要企业对当前面临的形势有理性的判断、现实的选择、积极的应对,切实做到加强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中国钢铁仍将展现出韧性强、后劲足的势头。”姜维最后表示。